• 人生就是博

  • 新疆金融业发展启动“快捷键”

    2015年9月28日

      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繁华的解放北路上 ,有一栋白色的欧式建筑,“解放北路246号”崭新的蓝底白字门牌与年代久远的欧式建筑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里是乌鲁木齐市“新十景”之一 、老百姓(603883,股吧)口中的“大银行”,如今仍在正常营业的工商银行(601398,股吧)乌鲁木齐明德路支行所在地。

      或许没有多少人知道 ,这座今天看起来有些普通的建筑,却是新疆金融业的发源地。在岁月更替、光阴流转中 ,它始终伫立于此 ,见证着新疆金融业60余载的华丽蜕变。从“一枝独秀”到“全面开花”

      金融体系建设渐趋完善60余年里 ,新疆金融业经历了产生、发展和改革开放等重要历史时期,走过了光辉而曲折的道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支持新疆各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与壮大作出了重大贡献 。

      今年80岁的全秉中老人是新疆金融业发展的亲历者与见证者 ,谈起新疆金融业的发展变化 ,他如数家珍: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官僚资本银行,改组新疆省银行。1950年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新疆分行成立。

      全秉中介绍,60年里 ,新疆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重要时期:计划经济时期的“大一统”银行(1955年—1978年) 、商品经济时期的专业银行(1979年—1993年)和市场经济时期的商业银行(1994年至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新疆只有单一的人民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主要功能是组织存款、发放农牧业贷款,支持新疆农牧业发展 。”全秉中解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随着改革开放方针的贯彻落实,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新疆金融工作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1979年6月1日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601288,股吧)新疆分行 ,1984年1月1日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乌鲁木齐分行从人民银行分设出去,1984年10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新疆分公司从人民银行独立出去 ,1985年1月1日分设中国工商银行新疆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新疆分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1994年至今的市场经济时期,是新疆金融业崛起的重要时期 。政策性银行 、股份制银行以及各种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迅速发展,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等金融监管机构纷纷设立 ,人民银行主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在这一阶段,新疆逐渐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中心 ,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保险企业及其它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全秉中强调。

      特别是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 ,新疆金融业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金融机构加速聚集,金融总量突破性增长,金

      融改革迈出重大步伐 ,金融开放加快推进,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金融业整体实力大幅提升,为新疆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保障 。

      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提供的数据显示: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各类金融机构加速向新疆聚集,共引入银行机构5家 ,新开业证券公司6家、保险公司8家 ,新设村镇银行16家,新增小额贷款公司305家,为新疆金融市场注入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 。截至2014年年末,新疆共有金融机构190家 ,从业人员超过12万,分别是1978年的17倍和10倍。

      “这190家金融机构初步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机构为主体,信托、租赁、财务、小贷公司等多种机构、多种融资渠道并存,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新疆金融市场日益显示出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自治区金融办主任王胜谦表示。

      从间接融资到直接融资

      信贷资金实力日益雄厚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 ,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全国性金融机构从政策 、人才、资金等方面,加大了金融援疆的力度 ,先后出台了金融支持新疆跨越式发展 ,金融支持喀什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 ,支持新疆涉外经济发展,支持南疆四地州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金融政策,在拓宽融资渠道 、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加快金融创新、加大金融对外开放等多方面给予新疆政策倾斜,促进了政策、人才、智力、资金等资源聚集新疆。

      强有力的金融援疆支持  ,启动了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快捷键”,为新疆经济的高速运转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同时 ,也为新疆金融业的腾飞提供了动力 。

      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新疆存、贷款余额先后突破万亿元大关 ,新增存款8323.2亿元 、贷款8241.8亿元 。贷款保持快速增长,贷款增速有47个月位居全国前三位。截至2014年年末 ,新疆本外币存款余额15217亿元,贷款余额12238亿元。

      新疆金融业发展实力不断增强,仅2010年—2013年 ,新疆金融业增加值就从198.9亿元增加到420亿元。新疆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加大信贷投入的同时 ,多元化融资支持渠道也不断拓宽。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力度持续加大,数据显示 :自2007年开始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以来,新疆累计有56家企业实现债券融资1351.3亿元,占同期新增贷款的比重从2007年的5.9%增长到26.4%。

      新疆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以银行信贷市场为主导,证券市场 、保险市场、期货市场以及货币市场等协调发展的格局 。直接融资规模持续增长,上市公司通过增发 、配股等方式实现再融资685.5亿元,债券及票据融资2830亿元 ,股权类投资企业直接融资145亿元。

      实力增强的新疆金融业,信贷结构也持续优化,“三农” 、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获得“输血”。

      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行长郭建伟告诉记者,截至2014年年末,新疆涉农贷款余额5451.3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44.6%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46.6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12.6%。

      “信贷结构的持续优化有利于新疆经济的均衡发展,这从存贷比的变化也可看出。2010年前新疆银行业存贷比长期徘徊在50%以下 ,自2010年首次突破60%以来 ,存贷比呈现逐年攀升态势。存贷比提高了,说明银行向社会投放的资金增多,这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十分有利。”长期研究新疆金融的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苏宁认为。

      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双轮驱动,给养了新疆经济之“躯” ,促进了新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力地支持了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

      从偏安一隅到全面开放

      金融改革创新亮点频现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让新疆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尤其是新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及区域金融中心的提出,让新疆金融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 ,金融改革亮点频现。

      新疆交易市场投资建设集团、新疆和田玉石交易中心、新疆能源产业基金管理公司成立运营,要素市场建设渐发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日趋完善 ,股权、债权融资成企业融资“新常态” ,新疆股权交易中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又称“新三板”)迎来新疆企业“挂牌潮”。截至今年8月末 ,新疆企业在新三板和新疆股权交易中心的挂牌数量分别达45家和541家。尤其是后者 ,成立两年多已累计为挂牌企业实现融资9.86亿元。

      金融创新产品推陈出新,符合新疆实际的矿业权平台融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区域集优债、私募股权融资等新型融资方式频现,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融资贵”两大难题,为新疆实体经济发展补给了养料。

      “近两年,新疆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步伐明显加快 。”新疆银监局局长王俊寿说。

      事实的确如此。民资参与金融改革的“绿色通道”开启 ,新疆城市商业银行 、自治区农合机构成为民资“扎堆”之地;新疆银行筹建、南疆民营银行试点 ,进出口银行喀什分行、国开行喀什分行、阿克苏农商行、喀什农商行等开业运营,村镇银行 、社区支行、小微支行“茁壮”成长……一个以“法治金融”为基础的新疆“平安金融 、和谐金融 、稳健金融”大环境正在形成……

      跨境人民币业务实现新突破。郭建伟告诉记者,自2010年6月新疆成为全国第二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省区后,同年9月 ,新疆又成为全国首个获准开展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的省区。2011年10月,新疆成为全国第一个省级试点单位 ,具有金融功能的社保卡在全辖推广发行。截至2014年年末,新疆已与哈萨克斯坦、美国等6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业务,跨境结算实际收付累计达1578.32亿元 。

      尤其是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点改革政策的实施 ,加速了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金融中心的进程 。目前,合作中心已吸引6家中方银行 、1家货币兑换公司入驻 ,20多个国家的100多家境外机构在试点银行办理金融业务 。

      王胜谦表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 ,为加强和深化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和内涵创造了历史机遇。在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中,以能源金融、互联网金融为抓手 ,构建区域金融风险防控平台为保障 ,通过完善对话机制和平台建设,搭建面向海内外的金融服务平台,加强金融人才的国际交流与培训  ,发挥金融在促进区域贸易融通 、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郭建伟也认为,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的进一步扩大,将支持涉外主体利用“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有效配置资金,对支持新疆企业“走出去”和开展境外投融资活动意义重大 ,加快了新疆对外开放的步伐。

      在“一带一路”建设历史机遇面前 ,站在“互联网+”风口上的新疆金融业一定能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加速度”。记者感言拥抱金融大时代本报记者肖君

      时下,很少有哪一个行业像金融业这样与人生就是博如此“亲密”,而且密不可分。

      从缴纳各种税费到购物、消费、旅游,从领薪水 、理财、炒股 、买保险到贷款买房、买车 、汽车加油,甚至发微信红包等等,哪一样能离开金融的助力?

      在潜移默化中,金融已悄然改变了人生就是博的生活。看看周边,银行网点随处可见,24小时自助服务点随时能存取款和汇兑;小小银联卡也从无“芯”时代进入“芯”片时代,防盗、保密功能更强。社保、工资、储值、购物,一卡搞定。不仅如此,中国银联卡还走出国门,在境外148个国家和地区“畅游”。

      在城市,银行从大而全走向小而专。银行网点渐渐被24小时自助服务点包围,社区支行 、小微支行开在了社区内、家门口 ,更接地气 。

      在农村 ,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正在大力推进中 。到2019年 ,全疆8633个行政村将基本实现存、贷 、汇基础金融全覆盖 ,惠及近千万农牧民。

      国家政策性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

      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

      银行、村镇银行以及外资银行 ,银

      行种类齐全,分工明确。

      保险公司从1家增至30家,34年间

      全疆保费收入累计达2134.03亿元 ;新疆农业保险已连续多年领先全国,大病保险 、责任保险发展迅猛,充分发挥了保险的社会“稳定器”和“助推器”作用。

      新疆上市公司从1家发展到42家,总市值达4479.90亿元。借力资本市场,新疆上市公司的实力更强,对新疆经济的拉动作用也进一步增大。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新疆金融业的风头更盛。

      网上银行方兴未艾,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保险开启了传统金融的新视域 ,通过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自由切换,迎来更为广阔的前景。

      借力电商平台 ,新疆的特色林果、农副产品、珠宝玉石卖得更火了 。跨境电子商务、海淘网站,让国内 、国外两个市场不再遥远,新疆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和“五大中心”的提出 ,为新疆金融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货币通”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可以预见 ,未来一个以乌鲁木齐为中心 ,伊犁 、喀什等地州区域为次中心的新兴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将崛起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 。这一金融“铁三角”阵营将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另一番新气象 。

      让人生就是博拥抱这一金融大时代的到来!

    来源(新疆经济报) 作者(佚名)

    人生就是博集团(www.sdluoxiang.com)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