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甘肃文化产业新常态下的新引擎

    2015年10月26日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叠加而至  ,甘肃文化产业发展面临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未来的“十三五”期间 ,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想在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求得甘肃文化产业的持续高速增长,就必须重视品牌带动战略 ,这里既包括区域品牌培育 ,也包括了需要重点发展行业的品牌培育,依据甘肃省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禀赋,培育文化会展产业品牌,必将成为甘肃文化产业新常态下升级换挡的新引擎 。

      一、培育“大会展”新业态 :促使会展业与文化产业的边界融合

      会展业被誉为“拉动经济的火车头”,近年来 ,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展会不仅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晴雨表,同时 ,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也有一种引导作用。大型会展举办期间 ,能带动餐饮、旅游、交通、服务等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 ,因此 ,高水准的展会也就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新引擎”。甘肃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确定了围绕“一带”、建设“三区” 、打造“十三板块”的战略布局 。其中,把“节庆赛事会展”作为“十三板块”的主要任务之一 。今后 ,应该通过深度挖掘、整合 、联动相关产业资源 ,在展会 、会议、节庆协调发展的基础上 ,积极拓展和延伸相关产业链 ,促进会议、展览、节庆与商贸、物流、旅游 、文化、广告、媒体、演艺、体育等相关行业融合发展,并且实施以“节、会、展 、演、赛、游”为主要内容的“大会展”发展思路,努力培育各种会展品牌走“大会展”之路。一方面 ,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把展、会、演、节、赛一起纳入文化产业的经济范畴,实施文化、会展 、旅游、贸易、投资、物流互动战略,实现展会的系统效应;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三区的核心城市——兰州 、敦煌和天水的辐射效应,通过与会展中心城市的合作 、对接 ,在相关区域内举办会议、展览、论坛等,借此放大会展经济的区域带动效应。

      二、培育会展业的“O2O”新平台 :“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会展新模式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 ,信息技术的导入,使得展会活动的效度、精度、广度和深度得到准确的优化。特别是借助大数据工具,展会活动的信息量化得以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传统商业模式与新技术的联姻 ,成为当下会展业界的新途径,这使得买家和卖家都获得革命性的体验 。曾经为企业带来巨大回报的展会营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展会营销与网站营销正在相互转化交融:众多B2B网站打造“永不落幕的博览会” ;而有远见的展会公司也开始尝试自建B2B网站或与B2B平台展开合作,将展会的资源移植到互联网中,纷纷成立会展网站。网络会展具有低成本、高效率、覆盖面广 、跨时空、服务便捷等诸多优点,目前被一些大型展会普遍采用。甘肃省文化会展产业要紧跟时代趋势及时作出战略调整,打造会展业态线上线下交互发展的“O2O”模式 。

      三、培育“国字头”文化会展品牌:充分发挥会展品牌的带动效应

      目前,在甘肃举办的展会项目数量很多,而且呈现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但是从单个展会的影响力上,甘肃能拿得出手的还不多 。综观甘肃会展业态的现状 ,目前尚存在“五多五少”现象,即小型会展多,大型会展少 ;节庆类会展多 ,综合类会展少 ;消费型会展多 ,贸易型会展少;重复性会展多,创新性会展少 ;临时申办会展多 ,固定品牌会展少。目前,除“兰洽会”外 ,尚无其他国家级 、区域性、综合性常态化大型品牌节会展会 。以展会平台作推手,拉动产业需求,整合产业资源 ,促成企业与产业的转型升级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尚不成熟 。继3月29日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7月16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也颁布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全省展览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为甘肃省会展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也为甘肃文化会展产业发展指明了出路和方向。

      2014年12月,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正式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 ,成为承担向西开放这一国家使命的重要载体,也将成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商贸往来的重要平台。应当在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区位优势,围绕把我省建设成为国家向西开放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的战略定位 ,努力打造“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这一重要展会品牌的同时,还应该对省内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 、天水伏羲文化节、中国(甘肃)国际新能源博览会、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 、中国(临夏)国际清真食品和民族用品博览会等展会,加大支持力度,提升规模和档次,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国际化水平高、全国知名的品牌展会,形成一个合理有序、互相补位、错位发展的文化会展产业“树形”品牌体系。

      当前,文化会展产业正在经历着由“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为辅”模式向“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模式转型,即使由政府主导或主办的展会也应该确定一个固定的、专业的执行团队去运营,并引进考核机制。与此同时,对展会自身的定位,也应该有所转变 。展会不仅是交流展示的平台,也应该是行业权威数据发布的平台 、促成商务合作的平台、全民互动的平台。甘肃省在发展文化会展产业的同时,应该加大力度、多途径的培育“有文化 、懂市场 、善经营”的复合型文化会展人才 。与此同时,也要加大力度,支持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针对文化会展产业的研究工作,从而更好地为文化会展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佚名)

    人生就是博集团(www.sdluoxiang.com)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