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互联网P2P与个人消费金融的差异 ?

    2015年12月16日

    什么是个人消费金融呢 ?消费金融和互联网P2P金融有什么差别 ?要探究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得先从两者的发展历程上来循迹。
    P2P发展之路 
    大概念的互联网金融始于2013年,是包括很多形态的互联网金融,从2013年开始,一向"门禁森严"的金融业出现了众多"搅局者"。依托云计算、社交网络 、搜索引擎等信息科技 ,凭借用户、渠道、流量等独特优势 ,互联网企业探索出一套不同于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并逐渐搭建起了自己的金融版图 。其中 ,发展最快的无疑是P2P借贷平台 。
    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 ,即"个人对个人",是一种新生代的民间借贷形式 。P2P理财是指以公司为中介机构,以互联网网络为平台,把借贷双方对接起来实现各自的借贷需求。借款方可以是无抵押贷款或是有抵押贷款,而中介一般是收取双方或单方的手续费为盈利目的或者是赚取一定息差为盈利目的的新型理财模式。
    尽管与传统金融业相比,P2P借贷行业的基数规模并不大,但其年增长速度却超过300% 。而根据行业数据分析机构的推测,该行业交易规模2013年或超千亿元 。
    P2P问题隐现
    P2P平台繁荣的背后,其实是金融压抑下的必然性需求,有需求的人得不到服务,有供给的资金无处可去,两者交叉之下,便出现了众多P2P网贷平台 。
    但是随着P2P的发展 ,在经历过生如夏花般绚烂绽放的爆发期之后,P2P的问题开始出现 。从2013年到2015年 ,随着这三年大跃进式的加杠杆以及基础宏观经济的走弱,很多P2P机构的资产质量出现了快速恶化的趋势,一大批以企业经营周转为目的的贷款出现逾期、坏账比例显著高升的情况。
    个人信贷方面,由于我国的公民信用体系并不健全,平台与平台之间缺乏联系和沟通,也出现了一名借款人在多家网络借款平台同时进行信用借贷的问题。最为著名的是天津一个网名叫坦克的借款人 ,在多家平台借款总额高达达到500多万 ,这笔借款最终因逾期成为各个平台的坏账 。恶性循环下去,不少地方的P2P网贷频繁出现自融、诈骗 、卷款潜逃(跑路)等事件 。
    据数据统计,2015年11月新增问题平台79家 ,其中跑路平台61家,占比77.22%;全国P2P问题平台数量累计已达到1157家,占到平台总数的30.70% 。在卷款潜逃、项目变黄、合作崩盘 、银行资本系进场等压力考验下 ,风雨摇摆中的P2P行业面临着新一轮洗牌。
    风控保障催生个人消费金融
    互联网金融最关键的核心其实就是风控管理,所有坏账都是来自于坏项目。在互联网P2P突飞猛进的同时,一种基于以消费为目的的消费贷款因其风控好 ,坏账率低,从而被行业普遍看好。与传统P2P相比,个人消费金融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 、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贷款期限短等独特优势。
    传统P2P金融与个人消费金融贷款最大的不同是用户的不同,而用户的不同,可能导致的风控管理就不同。传统P2P金融的用户主要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但个人消费金融则面向个人消费者。
    与小微企业相比,个人消费者在几个层面上的综合风险更低
    第一,消费金融依托消费场景,给借款客户实际提供的是"商品"(车,手机)而非现金。消费金融机构和合作商户进行现金结算。借款客户的贷款目的更为明确且真实 ;
    第二,对宏观经济依赖较小,尤其是现在随着经济发展速度下行,人民币降息 、贬值 、美元生息所可能带来的资本出逃引发的经济不景气 ;
    第三,单笔借款额更低 ,更分散(3C笔均3000,二手车笔均60000);
    第四 ,还款能力有保障(工资和利润相比更为稳定);
    第五,长期来看更符合国家消费升级,从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的经济转型步伐。
    此外,在获取用户的方式、前置控制风险方面,个人消费金融显然更优。个人消费贷款是和消费场景相结合来获取借款客户的 ,在借款目的上,反欺诈审核就比P2P借贷更为先进。 

    来源() 作者()

    人生就是博集团(www.sdluoxiang.com)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