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关键是提质增效

    2017年5月9日

      近日,文化部正式出台《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紧扣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新要求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主要目标、主要任务、重点行业和保障措施,并提出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目标。这一规划的出台对于“十三五”期间文化系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关键是提质增效

      近些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这主要得益于文化领域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也要看到,文化产业发展的数量规模固然重要,却不能完全体现产业自身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产业的持续增长 ,促进产业由成长型向成熟型过渡,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不仅需要增加投入 、加强扶持,更需要有较强的文化创新创意能力、有效的产品供给、理性的文化消费需求、具有特色的产业区域发展路径、相互协作的产业生态以及完善的市场环境等。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形成广泛的社会认同度和参与度,文化领域的创新创业也日趋活跃 ,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热情高涨。同时 ,文化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等方面也被寄予厚望 。但是《规划》指出,我国文化产业还存在整体规模还不够大 ,创新创意能力和竞争力还不强,结构布局还需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 ,高端人才相对短缺,政策和市场环境有待完善等问题。“十三五”期间,还需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提高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这既体现了我国文化产业在新的发展阶段要实现持续增长,必须着手于深层次的问题 ,又体现了文化产业需要以更加稳健的市场成熟度,来迎接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二、围绕提质增效 ,《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

      围绕“十三五”期间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规划》也围绕产品、市场、区域、政策和业态等方面 ,提出了一些新的发展理念和思路。

      一是更加注重提升文化供给质量。当前我国文化消费水平总体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文化产品供给和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供需矛盾问题,很难仅仅通过财税补贴 、免费优惠等政策,进行单方面 、短期性的消费刺激来解决 。这种方式往往会带来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等问题 。必须通过调整优化文化生产结构和资源配置,着力提升文化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效益 ,完成文化供需适配 。面对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文化消费需求,如何从供给侧发力,通过更多高品质 、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来释放文化消费潜力 ,是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规划》重点从推动文化内容形式 、供给方式创新,文化品牌建设和传统工艺振兴 ,提高文化创意产品原创能力和营销水平 ,扩大中高端文化供给 ,加强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创作与供给 ,积极推广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文化服务模式等多个方面进行部署 ,主要体现出“十三五”期间,文化发展质量的提升,文化消费需求的拉动,更加强调从文化内容创新、形式创新 、业态创新 ,从优化文化资源配置 ,调整和重构文化生产结构,来提升文化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 。更加强调通过创造新供给 ,拉动新需求 。

      二是强调建立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当前文化改革的核心是激发文化企业的创造活力 ,落脚点在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我国文化市场活力激发仍然面临着市场准入限制带来的行政垄断、文化立法滞后,以及投融资 、知识产权等文化要素市场不健全等因素的阻碍。《规划》强调在“十三五”期间 ,首先,要通过深化文化行政部门职能转变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积极推广文化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收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其次,把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法定化 ,加强互联网文化管理法规制度建设,深化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促进文化市场规范发展,保障文化产业有法可依。再次,强调从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文化市场监管体系 、文化要素市场体系以及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等方面,着力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三是进一步优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方式 。首先,突出特色化发展在区域文化产业中的重要作用 。《规划》强调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  ,实施差异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尤其是对于中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来说 ,特色文化资源是其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优势 ,符合地区实际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既能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有效结合 ,实现文化精准扶贫 ,又能在国内外文化市场中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其次,强调城乡统筹 、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规划》鼓励发展若干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增长极,打造特色文化产业群,支持各地培育特色文化小镇 、特色文化街区、特色文化乡村 。这种由点成面、点面结合的发展方式 ,更加有利于形成特色化和相互带动的区域发展方式。再次 ,《规划》提出京津冀  、藏羌彝、丝绸之路沿线重点区域、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协同发展布局,主要为了促进具有一定产业关联度 、空间组织紧凑性和资源相似性的城市群,实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

      四是注重文化经济政策的精准性 。当前,我国文化经济政策存在扶持方式单一,直接资助奖励的政策落实度高 ,而引导性、鼓励性的扶持政策落实成效往往不高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很多文化经济政策 ,如专项资金政策,大都是“十一五”时期设立,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扶持处于起步阶段的文化产业。这对于发挥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引导、扶持和调控作用起到重要作用 ,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初期市场培育和功能引导,对社会资本起到了示范引导效应和杠杆效应。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后,全国文化产业规模、结构和质量已今非昔比 ,政府角色也应适时转变 。在新的发展阶段 ,原有文化经济政策的设立是否会影响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 ,是否存在资金配给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资金投入方式 、重点扶持的主体是否需要转变等存在较大争议 。《规划》指出 ,创新政府投入方式,逐步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大对具有较好市场前景、战略性 、先导性的文化产业创新创业项目支持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传统行政分配资源模式 ,将更有利于促进财政资金投向市场最直接需求的领域。

      五是重点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和领域。《规划》将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促进转型升级、推动融合发展,作为“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并强调以“文化+”“互联网+”战略 ,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注重以互联网等现代科技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以促进文化创意与国民经济相融合,将文化产业与新的发展机遇紧密结合 ,促进形成新的增长点,提升自身发展空间 ,推动文化产业工作适应新情况、实现新进展 。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作者(佚名)

    人生就是博集团(www.sdluoxiang.com)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