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补贴退坡现新能源产业“羊群效应”

    2017年11月21日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传闻再起 ,直接引发了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确定性”增长的担忧 ,并传导到了二级市场 。

    本周开始,始终不见回调的锂电龙头集体重挫,尤其是天齐锂业 、赣锋锂业、华友钴业三大上游原料龙头跌幅均超过15%。直至16日收盘,这一情况仍未有明显改观,安凯汽车当日补跌9.38%。

    “对于补贴退坡,行业内各家企业早有心理准备,但当时预计幅度都是20% ,传闻中的40%的幅度超出了市场预期,不过目前该传闻还未最终确认,人生就是博也没有收到相关消息 。”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新能源上市公司人士11月16日表示。

    实际上,近期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处于神经紧绷的状态 ,对于2018年补贴政策调整的消息10月下旬便曾出现,不过同样未能得到官方确认。

    虽然补贴退坡会导致产业链成本压力 、资金压力显著增加,但行业资金投入、产能释放和技术进步 ,使得大型企业的自我造血能力,较前两年出现大幅提升 ,对补贴退出的消化能力相应增强。

    补贴退坡风波

    相比于其他制造业,新能源汽车行业对政策调整要更为敏感 ,尤其是补贴政策的变动将直接影响下游整车企业的利润率。

    正因于此,每次补贴政策的调整都会对行业引发震动。而如今的市场 ,便是刚好处于一个政策未明的敏感时期 。

    继10月20日“补贴退坡20%”的消息广泛流传后 ,本周新能源行业内再次流出消息 ,补贴退坡幅度将增加至40% 。换言之,原本45万元的补贴将下降至27万元。

    虽然截至11月16日 ,上述消息仍未获得相关部门确认。但是 ,二级市场却率先做出反应。

    Wind数据显示,11月13日至16日,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和华友钴业三大原料龙头分别下跌了16.23% 、15.54%和15.3%。

    实际上 ,目前钴 、锂行业基本面并未出现大幅改变 。生意社数据显示,11月15日,电池级碳酸锂16.5万-18.2万元/吨,厂商基本无现货库存。这一价格水平基本处于碳酸锂历史最高价附近。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11月16日指出 ,仅有当前市场来看,锂产品市场供给还是比较紧俏的,至少短期内还看不到大幅下跌的可能,预计这一趋势或将维持到2018年上半年。

    所以,近期锂电龙头股的重挫 ,更多是受到市场预期改变,以及二级市场资金变动的影响。

    “目前市场很不理性,加上原料企业今年累计涨幅很高 ,持股机构数量也很多,所以出现连续下跌的走势 。”前述上市公司人士评价称。

    他指出,补贴政策只是一方面,还要关注配套政策的调整 ,比如上牌政策等,这需要从行业整体变动情况来看 ,短期的市场波动主要受到“补贴退坡40%”传闻超出预期影响,但并不能改变新能源行业长期向上的趋势。

    在国金证券看来,市场传闻的补贴退坡版本,可能是最坏的情况,实际情况未必如传闻版本,行业负面影响远不如2017年的退坡。国金称 ,补贴金额即使下调40% ,最多从45万下调到27万,与2017年最多从100万下调45万相比,影响相对没那么大。

    补贴退坡20%,大型企业是完全有能力消化的 ,但是幅度如果达到40%,则要求企业加大对上游矿产领域的延伸,以及加强自身技术的储备来应对 。

    “黄金坑”还是“短期顶点”?

    任何一个行业的增长都是呈现波浪式运行,期间必然会出现波谷和阶段性的高点,新能源汽车行业能否规避这一规律?

    对此买方、卖方机构也在密集调研 。以天齐锂业为例,11月至今 ,公司已经先后接待了三批机构调研 。

    2018年还会继续增长,但不会像2016年、2017年增长的那么快了。尤其是动力电池行业 ,对明年增速下滑各家企业已经有相应的心理准备了,明年行业可能会进入阶段性顶点。

    这从今年市场的一系列变化可以看出。

    首先,产业链各环节的盈利能力今年开始出现分化,而在2015年至2016年期间,新能源汽车行业则处于全行业盈利的状态。

    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便是多氟多(002407.SZ),上述两个年份利润同比增速惊人 ,但随着今年六氟磷酸锂的下跌,公司前三季度出现45%的下滑。

    好的企业会越来越好 ,小型企业或者不具备技术、资源优势的企业则会被淘汰掉 ,市场结构 、需求也在改变,此前客车对动力电池的拉动十分明显,但今年增速开始放缓。

    他还指出,仅就动力电池企业而言,大型企业的供应链建设今年开始加速,小型企业很难再获得增长机会,“考虑到整车、电池的产能都在密集释放,以及应用模式 、领域的开拓,2018年产销总量仍会保持增长。”

    即便如此,对今年四季度而言,新能源汽车的增速仍然十分确定。

    中汽协数据显示,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2万辆和9.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5.9%和106.7%。

    这意味着,前10个月新能源车实现产量51.7万辆 。对此部分券商还将2017年总产量上调到了77.4万辆。

    需要指出的是,取得上述成绩是建立在2017年补贴政策退坡基础上的,而今年的补贴退坡幅度要远高于近期市场传闻的40%。

    即使2018年补贴退坡达到上述标准 ,下游整车企业似乎也已无更多选择 。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作者(佚名)

    人生就是博集团(www.sdluoxiang.com)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