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郑声安: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我国能源电力消费增量主体

    2019年12月3日

    11月26日,“第五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召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郑声安指出,“十三五”前三年,可再生能源增量在全国能源、电力消费增量中分别占40% 、38%,可再生能源在能源转型中尚处于增量补充阶段,未来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我国能源电力消费的增量主体 ,并为后期逐步实现增量全替代 、存量替代做好过渡 。

    郑声安表示,当前 ,我国能源消费仍以煤炭为主,但煤炭消费占比正在逐年下降 ,从2011年接近70% ,下降到2018年约60%,与此同时,天然气核电、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则逐步提升,从2011年的不到15%,增长至2018年接近25%。

    数据显示 ,截至2019年9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64亿千瓦,同比增长8.2%;其中 ,水电装机3.55亿千瓦(抽水蓄能2999万千瓦)、风电装机1.98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1.90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2116万千瓦,利用规模均居全球首位。郑声安指出 ,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装备水平快速提升,开发利用成本持续下降,政策支持体系日益完善。

    其中 ,风电和光伏成本降低尤为明显 。据郑声安介绍 ,2018年陆上风电项目平均造价水平较2017年进一步降低,平均造价约7100元/千瓦 ,部分地区已低于6000元/千瓦;光伏发电产能持续扩大,规模化发展带动成本下降,平均造价约5100元/千瓦 ,同比下降15%,部分电站已低于4500元/千瓦。他进一步指出 ,过去十年间,风电、光伏发电度电成本分别下降了69%和88% ,2018年,全球风电、光伏发电平准化度电成本已显著低于气电 、核电和煤电。

    不过,郑声安还表示 ,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多规合一的协同体系有待建立。他进一步解释道,当前 ,国土空间 、生态红线、征地移民、环境保护、林业草原、海洋海事等政策要求日益严格,需要在严守生态土地政策的前提下 ,加强多规合一及行业管理衔接。此外 ,可再生能源补贴压力持续增加、提高可再生能源经济竞争力的制约因素依然较多、新能源发电自身不稳定特性带来的挑战 、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仍面临挑战 、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水平明显滞后,也是我国可再生能源进一步发展面临的瓶颈。

    “坚持优先发展,推动可再生能源从增量补充迈向存量替代 ,”郑声安指出,按照减排承诺目标 ,2020年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将分别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5%和20%。他进一步表示 ,从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转变,将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体思路,同时,要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协调,从补贴推动逐步转向动力内生 ,全面提升系统灵活性和适应性,推动多能互补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长效机制研究。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持续加速,郑声安预计,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9%左右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将达到32%左右。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50%左右,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将达到70%左右 。

    来源(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作者(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人生就是博集团(www.sdluoxiang.com)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