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7.94亿千瓦!2019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发布

    2020年8月11日

    7月22日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以下简称“水电总院”)在京召开《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19》新闻发布会(以下简称发布会) 。发布会透露,2019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7.94亿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39.5%。我国持续保持“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优势,绿色新名片越来越响亮。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编著,按年度发布,至今已经连续发布4年。本次发布的《报告》内容包含发展综述、发展形势 、常规水电 、抽水蓄能、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地热能、国际合作 、政策要点、热点研究等11个篇章,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进行全面梳理 、综合归纳,总体把握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脉络。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郑声安指出 ,2019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在非化石能源中占比超过85%,支撑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前一年达标。风电、光伏发电首次“双双”突破2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超过2万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水能利用率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达到96%,弃风率、弃光率降至4%和2%,分别下降3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  。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 ,目前 ,非水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另外,平价和电力现货市场趋势下,新能源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能源转型不能一蹴而就 ,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在国家能源局等主管部门的指导下 ,水电总院正在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包括深化可再生能源资源潜力评估 ,强化规划衔接 ,为可再生能源长期可持续发展争取资源空间;加快新能源发展市场化管理机制研究 ,完善新能源投资引导机制,支持平价阶段新能源稳中有进发展 ;支持各类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发展 ,带动产业不断升级等。”郑声安表示。

    水电总院副院长易跃春在现场发布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19》。《报告》指出 ,我国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稳步提升,消费结构清洁低碳转型逐步推进 。2019年底,全国能源生产总量39.7亿吨标煤,消费总量为48.5亿吨标煤,其中煤炭消费占主体57.7%,占比逐步下降;清洁能源消费提升至23.4%,其中非化石能源占15.3%。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发电装机和发电量稳步增长 ,成为中国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和未来电力增量主体。“十三五”以来 ,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年均增长率为12% ,新增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到年度装机比重均超过50% ,总装机占比逐步提升,中国能源转型正在稳定推进。

    《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常规水电达3.26亿千瓦,增长规模约5400万千瓦 ,新增投产水电384万千瓦,新开工239万千瓦 。同时 ,已建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3029万千瓦 ,完成“十三五”规划投产目标的75.7%。在建电站装机规模5063万千瓦,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区域 。总体而言 ,水电的开发建设为实现我国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能源转型升级中发挥了基石作用 。另外 ,近年来 ,由于水电向西部河流上游地区布局,受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水电开发项目推进难度加大,成本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市场竞争力总体下降。

    易跃春介绍说,2020年及未来 ,我国可再生能源将呈现六大发展趋势。一是在生态优先前提下积极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未来水电开发潜力主要在西藏,伴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水风光一体化发展将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二是抽水蓄能发展需求持续增加,“十四五”期间投产规模有望提速,功能定位也将呈现多样化;三是风电发电成本和上网电价仍将持续下降,部分平价风电基地有序推动;四是光伏发电将成为上网电价最低、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 ,“光伏+”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式 ;五是生物质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产业化发展,其中非电利用 、分布式开发讲是未来的重点发展路径之一 ;六是地热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重点体现在浅层地热供暖(供冷)的分布式大型化发展、中深层地热供暖的商业化开发模式推广、以及“地热能+”的广泛应用等。

    来源(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作者(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人生就是博集团(www.sdluoxiang.com)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