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长春申请国家中心城市 东北能源转型迎来关键期

    2020年10月20日

    “十四五”即将开启,对于近些年一直探索能源转型和经济转型的东北三省来说,这是一次不能再次浪费 ,也不容错过的绝佳机会。

    东北经济转型 长春率先冲锋

    首先向目标发起冲锋的,是长春。

    作为吉林省的省会 ,长春地理位置优越 ,东接珲春、西接满洲里、北临哈尔滨、南抵沈阳,位于东北的中心位置 ,是著名的中国老工业基地 ,是新中国最早的汽车工业基地和电影制作基地,有“东方底特律”和“东方好莱坞”之称,同时还是新中国轨道客车 、光电技术、应用化学、生物制品等产业发展的摇篮 ,诞生了中国一汽、长春电影制片厂 、长春客车厂、中科院长春光机所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等知名企事业单位,素有“北国春城”之称。

    不过多年以来,在与沈阳 、大连、哈尔滨等几个东北经济重镇的比拼中,长春一直处于不上不下的位置 。这种不温不火的状态,在今年有了变化。在上半年的经济普查中,长春不但实现逆势增长 ,第二季度还在东北四市的GDP排名中首次排名第一。

    经济上的大幅增长让长春随后申请国家中心城市有了更多底气 。所谓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的处于城镇体系最高位置的城镇层级,是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层级之上出现的新的“塔尖”,集中了中国和中国城市在空间、人口 、资源和政策上的主要优势,是实现“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 ,推动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它的主要作用 ,是在全国具备引领 、辐射 、集散功能 ,这种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等多方面。

    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2005年被首次提出,2010年正式确立 ,首批5个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和重庆 ,2016年又扩充了成都、武汉、郑州和西安 。

    长春申请国家中心城市的想法 ,源于吉林财经大学校党委副书记赵惠敏教授的一篇文章。

    8月25日,赵惠敏教授撰写的《抓住时机全力推进长春申报国家中心城市工作的建议》在《决策咨询》(2020年第39期)上刊发了 ,没想到该文章随后获得了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景俊海的亲自批示 ,全力支持长春申报国家中心城市。该建议被采纳后,随即在媒体上引发热议。

    其实在第十个国家中心城市的申报者名单之中,除了长春还有沈阳。东北四大经济重镇有其二,不管谁能最终胜出,这种主动尝试、不甘人后的积极态度已经释放出了东北地区想要抓住“十四五”全新规划的大好机会,尝试能源转型和经济转型的强烈信号  。

    经济转型能源先行

    能源关系着现代经济的命脉 ,本世纪头十年,中国重化工业的狂飙突进,促使内蒙、陕北、新疆这些能源产地经济迅速崛起 ,也造就了鄂尔多斯、神木等一批声名显赫的“能源之星”;而随着重化工业“黄金十年”进入尾声 、产能过剩开始凸显 、能源结构调整在即 ,也对中国的区域经济形势带来深刻的变革与影响。

    作为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深厚工业基础的东北 ,同样受到了“资源诅咒” 。东北地区是共和国的长子 ,在建国之初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为国家的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片面倚重工业尤其是资源型工业的发展模式,使众多资源型城市难以改出单一的产业结构,老工业基地的增长速度持续放缓。

    面对着沉重的转型压力 ,2013年以来,在全国新能源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东北的“风光”之路也越走越宽广。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拥有充足的光照条件和丰富的风能资源。

    光照方面,东北属于光伏辐照的二类地区,全年辐射量在5400~6700MJ/m2,相当于180~23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拥有其他诸多地区不具备的光照时间 。

    风能方面 ,黑龙江省是东北地区风能资源最丰高的省份,该省2/3以上的区域属于风能资源较丰富区 ,由西向东覆盖全省大部分区域,其中有近1/3的区域属于风能资源丰富区;吉林省风能资源分布的区域包括两种类型,即风能较丰富区和可利用区 ,两种类型覆盖的区域大抵相当;辽宁省的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辽河平原及辽东半岛。

    利用风光优势 开始能源转型

    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东北地区的风电、光伏发展在近些年取得了飞速发展 。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底,东北地区光伏累计装机量达到了7.8GW,占全国总量的4.48% ;风电装机是18.73G ,占全国的10.16%。

    进入2019年 ,平价与“领跑”成为“风光”主题。在这一年 ,吉林省白城市成为焦点。

    2019年6月18日,在战胜了众多对手之后 ,白城正式被确定为国家第三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3个奖励激励基地之一 ,建设规模500MW,总投资30亿元。

    2020年6月29日,经过257天的艰苦努力,白城领跑者基地全容量并网发电,实现在了6.30之前并网的既定目标。

    在白城领跑者基地的建设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第一——第一个公布奖补基地优选方案  、第一个发布奖补基地优选公告、第一个组织现场踏勘和答疑、第一个进行企业评优、第一个公示优选企业名单、第一个开工建设、第一个疫后全面复工、第一个全容量并网发电。

    八个第一的背后,让业界真正领略到了东北人在能源转型之路的决心和能力 。

    时间来到2020年,随着风光补贴的进一步退坡和“十四五”能源规划的临近 ,平价项目越来越多 。国家能源局提供的《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信息汇总表》中 ,辽宁拟建风电项目4个 、装机容量19.44万千瓦 ,光伏项目41个、装机容量214.1万千瓦;吉林省拟建风电项目17个 、装机容量131.2万千瓦 ,光伏项目11个、装机容量40.5万千瓦 ;黑龙江省拟建风电项目28个、装机容量245万千瓦,光伏项目11个 、装机容量110万千瓦 。三省拟建风电项目49个、装机容量395.64万千瓦,占全国申报项目容量的34.72%;拟建光伏项目63个、装机容量364.6万千瓦 ,占全国申报项目容量的11%。

    2021年,“十四五”规划将全新开启。相关报道显示,十四五规划或将会大幅提高非化石能源比例,基于2025年国内非石化能源比例达到18%以及2030年20%比例测算 ,预计未来每年光伏新增装机有望达到55-60GW。

    来源(世纪新能源网) 作者(小强)

    人生就是博集团(www.sdluoxiang.com)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