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多省区“十四五”新能源规划陆续出台 光伏装机目标或大幅超预期

    2021年1月26日

    日前,光伏等新能源已被写入多省区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等相关建议稿中,并对绿色低碳发展 、清洁能源转型进行重点强调,敲定了未来5-10年的新能源发展蓝图。截至目前,已有江苏省、西藏自治区、甘肃省、广东省、四川省 、陕西省和河北省七个省份及自治区公布“十四五”光伏发展规划。其中,广东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等地“十四五”期间的风电、光伏装机目标较“十三五”期间大幅提升,甘肃省酒泉市计划建成千亿级规模清洁能源产业链 ,陕西省着力构建万亿级能源化工产业集群。

    自碳中和目标提出以来,各地政府在绿色发展和能源转型上的进度明显加快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在“2020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预测 ,“十四五”期间我国国内年均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可达70GW ,乐观预计可达90GW。

    多省区明确光伏装机规模

    通过对各省“十四五”规划相关内容的梳理 ,西藏自治区、甘肃省、陕西省等西北省区强调推动“水风光互补”等新能源发展。其中 ,西藏自治区指出,2025年建成国家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区,到2025年光伏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科学开发光伏、地热、风电、光热等新能源,加快推进“光伏+储能”研究和试点,大力推动“水风光互补”,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电气化走在全国前列。

    江苏省、四川省等地提出“十四五”期间建设一批“风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光伏+”综合利用平价示范基地。其中,江苏省能源局在《江苏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全省光伏发电装机达到2600万千瓦 。其中 ,分布式与集中式光伏发电装机分别达到1200万千瓦和1400万千瓦 ,要因地制宜推动盐城 、南通、连云港、宿迁 、镇江、淮安 、扬州、徐州等地建设一批“风光互补” 、“渔光互补”以及农业设施相结合等不同方式和形态的“光伏+”综合利用平价示范基地和陆上风电平价示范基地。根据《意见稿》投资估算,到2025年,江苏省光伏发电新增约900万千瓦,新增投资约300亿元。

    山西省则表示要加强重大项目的培育和产业链招商,整合提升硅片、电池片 、组件等光伏制造产业链 ,完善专用设备、光伏玻璃、金刚线 、银浆等配套体系,打造光伏制造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力争到2022年 ,光伏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130亿元。

    此外,根据河北省发改委下发的《关于推进风电、光伏发电科学有序发展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河北省在建的 、计划2021年底前并网的光伏项目规模就高达1294.3万千瓦,计划在“十四五”末完成的储备项目包含三类,其中光伏项目911.5万千瓦,可以预计河北省“十四五”期间光伏新增规模预计将超过2200万千瓦。

    央企 、民企加码发力光伏

    从2020年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光伏竞价、平价项目清单可以看出,大型电力央企已经开始在光伏装机上发力。其中,大唐、华能 、华电、国能集团的竞价与平价项目总规模均超过100万千瓦,较此前的装机规模实现了成倍的增长。

    华能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已在多个场合表示,“十四五”期间华能集团计划投产新能源装机8000万千瓦,确保到2025年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0%以上 。

    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提出,2025年实现电力装机2.2亿千瓦 ,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60%,照此推算“十四五”期间国家电投的新能源装机增量需超过5000万千瓦。

    东北证券分析指出,五大电力集团“十四五”期间的新能源装机量有望突破3亿千瓦,对应的年均装机水平超过6000万千瓦。

    民企方面,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 ,2020年以来,就有13家光伏上市公司宣布了逾40项扩产项目,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 ,涵盖硅片、电池片、组件 、玻璃 、逆变器等多个环节。2020年12月30日以来,就有包括福莱特、亚玛顿、晶澳科技、协鑫集成等上市公司扎堆发布扩产计划 。

    王勃华表示,为如期完成碳中和目标 ,2021年-2025年我国光伏行业至少需完成3.5亿千瓦的装机目标。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任育之也表示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十四五”期间的新增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将远高于“十三五”期间。

    新时代证券最新分析指出,基于国内“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十四五”期间国内装机高速增长信号愈发明确 。该机构预计,2021年国内装机达66GW ,同比增长67.3%。

    将氢能纳入“十四五”规划

    值得一提的是 ,广东省 、甘肃省 、河北省 、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 、陕西省等在“十四五”规划中除提出光伏装机规划外,还提出发展氢能等新能源。

    其中,广东省发改委等六部门印发《广东省培育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 ,到2025年,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约10250万千瓦(其中核电装机约1850万千瓦 ,气电装机约4200万千瓦,风电 、光伏、生物质发电装机约4200万千瓦) ,天然气供应能力超过700亿立方米,制氢规模约8万吨,氢燃料电池约500万千瓦,储能规模约200万千瓦 ;全省新能源产业营业收入达到7300亿元,新能源产业增加值达到1800亿元。

    针对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陕西省提出,推动能源化工产业清洁化高端化发展 。调整优化煤电布局,积极发展风电 、光电 、生物质发电,加快陕北风光储氢多能融合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构建万亿级能源化工产业集群,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能源化工基地。

    河北省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到,建设张家口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国家级氢能产业示范城市,构建综合能源体系,加快清洁能源设施建设 ,推进坚强智能安全电网建设。

    甘肃省酒泉市委就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 ,加快建设风光水火核多能互补、源网氢储为一体的绿色能源体系 ,主攻千万千瓦级风电、光伏光热  、电网升级、调峰电源、储能装置等八类工程,集中精力做大产业规模,做优发展质量。

    国联证券分析认为,氢能的核心优势在于清洁高效 ,可储可运 ,应用场景丰富 。当前面临环境和能源安全双重考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更是要求我国加快向清洁能源的转型 。因此 ,氢能的发展将会成为我国能源转型的关键补充,预计到2050年,氢能年经济产值将超过10万亿元 ,其中燃料电池汽车年产量将达到520万辆,其产业链的上下游核心部件的国产化各细分领域龙头将最先受益 。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人生就是博集团(www.sdluoxiang.com)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