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宁夏新能源发展加速起跳 “小省区”何以成为“绿巨人”

    2022年3月8日

    虽然国土面积只有6.6万多平方公里 ,但宁夏却是一个传统能源和新能源都十分富集的“宝地”。在对煤炭资源进行清洁利用的同时,先天条件同样优越的新能源快速起跳成为“新秀”,让宁夏能源转型再度飞跃。经过十多年的奋进努力 ,绿能潜力不断释放,开发 、利用、外送……宁夏新能源发展一次次冲到了全国前列,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如今,这个“小省区”一跃成为“绿巨人”,正在加速向全国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绿色能源 。

    放电“三华”

    前不久 ,“宁电入湘”特高压工程已正式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成为9条跨省跨区输电通道重点工程之一。项目投产后,每年将从宁夏送出400多亿度的电,为湖南增加约1/6的用电量。

    新能源占比将超50% 、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万吨……这不仅仅是一条以新能源为主的外送电力大通道,该工程重点建设区域还布局在我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宁夏红寺堡区。目前,当地已经陆续引进湖南湘投等多家企业,签约投资总额达200多亿元,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放电华中,成为宁夏加速推进新能源发展的又一“法宝”。作为“西电东送”的重要送端之一,又以风能、太阳能富集 、荒地充裕等优势被确定为我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十多年来,宁夏新能源装机规模年均增长40%,新能源占电力装机比重位居全国前列。

    在多途径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中 ,宁夏除了构建“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等机制 ,以保障新能源“能发尽发”“能并尽并”外 。更重要的是,宁夏在全国率先实施新能源与火电“打捆”外送交易模式 ,按照“能送尽送”策略,将新能源通过直流外送通道在全国更大范围内消纳。

    宁夏第一条直流外送通道——银东直流输电工程(宁夏宁东—山东青岛)打通了“西电东送”北通道,除了运输火电外 ,黄河上游的水电、光电、风电都以直流输电形式“打捆”送到山东。而输电能力更大的灵州至绍兴±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宁夏灵武—浙江绍兴),也同样成为承担宁夏新能源外送的重要通道。

    “十三五”期间 ,宁夏新能源外送电量年均增长214% 。2021年,宁夏外送电量中新能源占比超20% ,同比增加60% 。如今 ,宁夏将火电、绿电通过“西电东送”大通道送到了华北 、华东等十几个省份。

    不过,宁夏现有的两条外送通道利用率已处于高位,随着新能源电力的继续快速增长,亟须开辟以输送“绿电”为主的新通道 。而“宁电入湘”工程既可缓解宁夏新能源“窝电”问题,也可填补中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缺口。

    随着该工程的建成,到2025年 ,宁夏区内售电量、外送电量均将达到1000亿千瓦时 ,可再生能源装机、发电量占比均实现50% 。届时,宁夏将基本建成具有能源互联网特征的现代一流电网,形成“放电三华”的电力外送新格局 。

    加速换挡

    春节刚过,记者驱车来到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的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电力公司200万千瓦光伏电站工地,工人们正在架设起一排排光伏板 ,施工现场热火朝天。“春节期间,工人们加班加点 ,这片光伏区已经建成 ,完成了安装调试工作。”国能宁夏电力新能源分公司工程部主任赵波指向一片区域说,今年人生就是博的投产任务是50%,到明年年底,就可以完成200万千瓦全容量并网投产 。

    作为我国开工建设的首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以及“西电东送”重要通道的绿色电源点 ,去年10月,这一总投资超100亿元的重大项目在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正式开工建设 。项目建成后,每年将为浙江等华东地区输送37亿度的绿色电能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0万吨。

    以重大基地为支撑 ,充分发挥大基地“集团军”“主力军”作用,可有力有效支撑新能源跃升发展 。当下 ,宁夏正在加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并将清洁能源作为九大重点产业之一,提出到2025年,全区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达到5000万千瓦。

    据自治区发改委介绍,宁夏整合沿黄地区和中部干旱带土地资源,推动沙漠 、戈壁、荒漠 、采煤沉陷区大型集中式光伏开发 ,重点在红寺堡区、宁东基地等地规划建设一批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 ,充分释放风能、光能等绿色能源资源潜力,大力推进光伏、风电开发 ,实现新能源发电装机“倍增” 。

    通过规模化、集约化 、园区化开发 ,近年来 ,宁夏新能源发展规模持续扩大 ,截至2021年底,宁夏风电 、光伏装机同比增长5.7%和15.6%,风光电占电力装机比重超过45.7% ,居全国第三位 ,新能源利用率达到97.5%,居西北前列。新能源已经成为宁夏新增电力装机主体,替代传统能源作用日益突显。

    与此同时,宁夏清洁能源企业数量 、清洁能源产业工业产值 、清洁能源产业税收等也均实现大幅增长 。目前,宁夏建成了全球最大单晶硅棒及切片生产基地 ,单晶硅棒产能达91GW,单晶硅片 、电池 、组件产能分别达到22GW、10GW和5.5GW,清洁能源产业已成支撑自治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全链”转型

    自2012年建设国家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以来,宁夏先行先试破解了阻碍新能源发展的诸多矛盾 ,在全国创下多个“第一”,通道利用率和新能源消纳水平均领跑全国。“双碳”目标下 ,如何高水平、高质量建设“示范区”,在推动能源转型发展中当好“排头兵”,宁夏在思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宁夏将以新能源示范区建设为重点,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实现能源产业大调整 、大转型 、大变革,走出一条以绿能开发、绿氢生产、绿色发展为主的能源转型发展之路 。”自治区发改委主任李郁华说 。

    加快建设清洁能源“大基地” 、构建清洁电力“大电站” 、发展清洁绿氢“大产业”……宁夏正在闯出一条“三绿”发展的新路子 。

    作为全国首个风电光伏发电出力超过全网用电负荷的省级电网,宁夏在新能源大规模增长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较高的利用率 ,得益于宁夏构建了“小省区、大电网、强送端”的格局 。下一步,宁夏将以新能源机组承担系统运行主体责任、新能源发电量占据主体地位为目标,从源 、网、荷、储各环节共同发力,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一方面,要继续推进新能源规模化、园区化、集约化开发,推动“光伏+”融合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以保障新能源安全开发;另一方面鼓励引导煤电企业开展灵活性改造 ,拓展新能源调峰空间,增加新能源消纳规模 。

    宁夏提出,到2025年,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达8800万吨标准煤,电力装机8690万千瓦以上,可再生能源发电实现倍增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左右 ,可再生能源、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比重分别提高到30%和28%以上。

    来源(百家号) 作者(全国能源信息平台)

    人生就是博集团(www.sdluoxiang.com)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