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氢能发展前景光明 北京氢能大有可为

    2022年4月5日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 ,继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迎来快速发展后,氢能作为公认的低碳和零碳能源正在脱颖而出。氢能热度持高不下,是有原因的 。作为一种清洁能源 ,它具有高比例压缩、大规模储存 、能量无衰减等特性。其来源广泛 、应用广泛,可有效降低化石能源比重,提高清洁发展水平,发展氢能是构建“多能互补”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能源转型升级的重要助力。

    从国际上看,美国、英国、日本等全球主要发达国家也在氢能领域进行了多样化布局 ,美国目前依托长期的氢能研究产出了众多领先技术 ,并在氢能汽车、化工等领域开展广泛应用。英国通过制定行业政策 ,努力推动氢能在重载装备 、石油化工 、能源电力等领域的应用,力争在未来由氢能提供国家三分之一的能源供给 。日本长期重视氢能发展 ,计划通过高效燃料电池等系列技术于2040年左右实现无碳的氢气生产 ,同时累积氢能发展商业模式 ,迭代氢能高效利用技术  ,助推氢能发展。从国内看,多地纷纷将氢能发展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重点发展对象,热度持续高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四次提及氢能,重点强调要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 ,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北京市作为国家重点发展城市,已于8月16日印发《北京市氢能产业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发挥氢能发展的带头引领作用。按照“方案”中的表述,北京在2023年前要培育5-8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链龙头企业,京津冀区域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推广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到2025年,北京将培育10-1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链龙头企业 ,建成3-4家国际一流的氢能产业研发创新平台;到2050年,氢能需求将接近6000万吨,实现碳减排约7亿吨 ,实现氢能在能源体系中占比超10%助力碳中和的目标 ,行业政策利好不断。此外 ,北京市发展氢能还具有其他诸多有利条件与推动因素:北京市氢能技术研究在国内起步最早,现已基本掌握氢能产业体系各技术路线主要环节的关键技术,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全产业链基本贯通,在产业基础、市场应用 、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均具有全国领先优势;具有一流高校与一流科研创新平台,多次产出世界级重大原创成果 ,极具良好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发展环境;可依托大兴 、房山、北京经开区等多地理区域优势,构建氢能全产业链生态系统 ,从而开展氢燃料电池车辆、船舶、轨道交通等产业全场景应用示范基地;可依托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等重大活动具有的影响力,建设氢能发展示范工程 ,开展绿色氢能全场景示范应用,引入研发资金 。依托于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多方推动因素 ,氢能正在逐步成为北京市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那么 ,氢能未来发展模式在哪里?基于北京市发展氢能的诸多有利条件与推动因素,放眼望去北京市氢能发展模式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协同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新模式。现如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作为研究热点正渗透至各行业发展 ,能源领域与智能产业结合可创新为新型产业形态 ,实现产业无界融合。比如:结合北京市交通发展现状 ,可以通过全面即时的数据采集搭建实时共享平台 ,有效改善北京交通运输行业拥堵 、碳排放增长等现实难题;第二 ,着力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 。氢燃料电池生成物为水的一大特点对二氧化碳的排放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 ,因此氢燃料汽车可实现无污染排放,能效较高。此外 ,在动力性能 、续驶里程等方面氢燃料电池汽车均可达到传统汽车水平,是最有希望的发展方向之一。北京市发展氢能电池汽车,具备研发实力雄厚 、发展起步早、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等多方面优势,在该区域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可以有利结合京津冀三地产业优势 ,经济结构互补性强,为区域协同发展氢能产业奠定坚实基础;第三,新能源与制氢耦合发展。由于光伏 、风力等可再生能源具有天然的能量波动性等原因 ,“弃光”“弃风”问题一直存在于能源系统中 。而氢能作为理想的清洁能源 ,成为解决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的重要载体 ,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利用“弃光”“弃风”电量电解水制氢 ,可以提升电网灵活性。此外,新能源与制氢耦合发展还可以供氢于下游产业,延长绿色产业链条 ,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碳排放。

    近年来,北京市乃至中国氢能产业发展逐渐升温,氢能产业前景可期  。在双碳目标下,为推动氢能的广泛应用 ,需要多方面“支招”助力氢能前行 。首先 ,发挥北京市作为首都城市的带领优势,跨专业跨产业协同研究 ,创建国际能源产业交流基地,产生思想碰撞,从而突破关键技术,全面推进氢能源相关产业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 ;其次,北京市可以作为氢能发展的重要试点城市 ,加快典型示范工程建设,开展上 、中  、下游氢能生产与利用示范工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最后,加强自主创新,绿色发展的同时要绿色降本 ,通过引导与奖励性政策鼓励科研主体依据地区发展特性进行相关技术研发与创新,探索绿色降本的发展新模式。

    氢能发展前景十分光明,但氢能的发展模式 、发展路径、发展时机均需深入研究和探索,这离不开每个行业的建言献策,从而帮助北京市加深对氢能产业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明确模式、梳理路径、把握时机 ,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直至飞跃。人生就是博相信,北京市凭借其发展氢能的态度、决心,必将大有可为!

    来源(国家能源局) 作者(国家能源局)

    人生就是博集团(www.sdluoxiang.com)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