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低碳生活从拒绝“剩宴”开始

    2022年12月13日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党的十八大以来,“光盘行动”广泛开展,“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尤其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但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地方的餐饮浪费行为仍时有反复 。近日 ,中央文明办和商务部指导发布《饭店餐饮企业宴会宴席反餐饮浪费指南十八条》倡议书 ,旨在提升消费者节约意识 ,杜绝宴会宴席中的浪费行为,共同营造文明和谐 、节约绿色的餐饮消费环境 。

    一粥一饭看似是个人的小事,却也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 。浪费食物的机会成本和环境成本都很大 。粮食生产是资源密集型产业,除了账单上标明的成本,人们在丢弃食物时还浪费了大量看不见的土地、化肥 、水、能源等资源。我国是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粮食供给的“紧平衡”状态长期存在。端牢“中国饭碗” ,确保粮食安全,既要牢牢抓住生产端 ,也要科学管理消费端 ,持续治理餐饮浪费问题。

    每一粒粮食都应该被珍惜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也被赋予了更多含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从短期看,厉行节约所带来的简约生活方式,将培育出新的消费习惯和经济增长点,促进消费市场转型;从长远讲 ,新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完成“双碳”目标,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培养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不妨就从拒绝“剩宴”开始 。如今 ,不少餐饮企业或单位推出小碗菜和半份菜,摆放宣传标牌,引导适量点餐、吃不完打包,减少“舌尖上的浪费”已成为众多消费者的共识 。未来,全社会应继续大力倡导合理 、健康的饮食文化。

    治理“舌尖上的浪费”,离不开完善的制度加以规范和保障。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纷纷出台政策举措 ,向餐饮浪费说不 ,引导人们健康理性消费 ,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下一步,各地应继续坚持聚焦公共场合 、公务消费、公共食堂等重点 ,以外卖平台等为抓手,发挥大数据的作用,推动智慧餐饮建设 ,进一步加强监管 ,进行有效引导。

    无论是古人告诫的“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还是亚当·斯密指出的“奢侈是公众的敌人,节俭是社会的恩人”,坚持勤俭节约的意义都不言而喻 。中华民族靠勤劳的双手实现小康生活,更加不能宽恕浪费,“光盘行动”应当一直在路上。

    来源(国家能源局) 作者(经济日报)

    人生就是博集团(www.sdluoxiang.com)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