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贸易中心

    2015年8月10日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巡视员李文语认为,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以及现代产业聚集区的建设发展 ,无不以国际贸易中心为重要基础和依托。因此,大连“十三五”期间应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贸易中心。

      合理规划贸易聚集区和物流设施布局

      建设大连东北亚国际贸易中心,应从区域布局 、土地保障 、商业网点建设 、物流设施等方面合理规划。依托黄渤海两岸重点发展区域 、中山商务区 、高新区 、保税港区等区域的发展优势,规划建设各类贸易集聚区。合理规划物流设施布局,保障仓储、分拨、运输、配送等设施的建设用地,推动重点物流园区和物流基地的建设,构建口岸物流 、制造业物流、城市配送物流和电子商务物流相结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构建新型对外开放平台

      李文语提出  ,应争取成为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试验区域、拓展和提升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示范区域 ,建设大连保税区国际贸易示范区,积极申建大连自由贸易园区。以建立高度自由化的投资贸易环境为中心,广泛借鉴国际通行的单边自由贸易体制 ,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市场开放程度 ,完善大连全域开放格局。争取在贸易载体和平台建设、投资贸易便利化措施、开放型经济管理体制等方面先行先试。推进以大连为中心的沿海与内地经济互动 ,通过落实规划,完善环境 ,提升大连开放竞争力 。发挥大连的口岸优势 ,以发展和完善物流体系为突破口 ,致力于构建沿海与腹地优势互补 、良性互动的内在经济联系 。

      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应推进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全过程贸易便利化,完善电子口岸平台功能  。探索建立贸易便利化效率指标体系,规范贸易便利化工作流程 。鼓励区市县政府和产业园区管理机构设立贸易便利化集中服务场所 ,组织口岸查验机构和相关单位进驻联合办公。提升口岸服务水平,积极促进关检合作机制 ,推进外汇管理部门的进出口核销制度改革,简化手续,提高联网核查效率。提高商贸公共服务便利化,增加信息基础设施投入 ,降低网络通讯收费标准 。建立健全商贸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搭建面向东北亚区域的贸易投资和促进服务平台 。

      加快构建新的贸易体系

      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围绕城区经济发展,突出服务业聚集区建设 ,巩固传统服务产业,集中力量培育服务业企业,推动旅游、航运及物流产业加快发展。要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推进口岸贸易转型升级 ,鼓励企业优化货物进出口贸易结构,促进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 。增强大连口岸的集散作用 ,推动转口贸易和离岸贸易发展。要发展壮大国际贸易主体 ,引进贸易型区域总部。组建内外贸易一体化贸易集团,培育服务外包等服务贸易企业,鼓励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支持中小企业开展流通贸易。

      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

      李文语表示,要加强进出口公平贸易公共服务 ,开展贸易摩擦协调、贸易调整援助、产业损害预警等公平贸易工作;强化国际贸易摩擦应对机制,按照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应对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知识产权、技术性贸易措施等贸易摩擦案件,加强对国外相关措施的统计和分析;建立和完善商务信用信息征集、共享制度,完善信用信息披露机制和查询服务。

      培养引进国际贸易人才

      应抓紧制定贸易人才的集聚、发展规划和培养引进计划,实施国际贸易人才开发计划。鼓励国际贸易企业加大对职工培训投入 ,提高职工培训费用计入企业成本的比例。创新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制定专项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引进高端国际贸易人才 。鼓励支持高校根据产业需求自行设置服务贸易相关二级学科,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来源(大连日报) 作者(佚名)

    人生就是博集团(www.sdluoxiang.com)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