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崛起

    来源:光明日报 | 作者 :佚名 | 2015年11月23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文化+”承载着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功能。一方面 ,“文化+”孕育出的文化产业,成为“互联网+”和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和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支柱产业和核心经济支撑。文化产品作为兼容物质和精神双重价值的商品 ,作为国家间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风云际会的媒介,凸显出打破民族 、肤色、宗教、语言、国家等各种禁锢的巨大社会需求,拓展出广阔的市场,展现出巨大的商机和经济能量 。另一方面,“文化+”打造的文化产业 ,不仅是经济的输出和市场的占领 ,也是文化精神、价值观的输出和意识形态战场的较量。在文化的餐桌上,人们消费的不仅是物质的满足和身心的愉悦,更是思想灵魂的洗涤。在西方国家,文化产品不仅是其重要的经济产业和国力支撑 ,更成为他们输出价值观的工具。一部美国大片 ,使人们享受感官刺激的同时,悄无声息地灌输着西方价值观;一部韩剧,不仅占据了国人休息时间 ,而且潜移默化改变着国人的生活方式和语言习惯。日本制定的《文化产业国家战略》则更加直白地说:“文化产业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利益,更关系到我国的外交利益。”

      中国从来不乏文化资源,博大精深的中华经典 、精美绝伦的中国手艺、多民族文化传承的巨大体量,都是举世不二的文化资源优势 ;中国从来不乏“文化+”的智慧 ,国画与瓷器的结合 、中国工艺装备的百货等,占据了世界市场;中国从来不乏“文化+”的实践,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到今天的中国道路 、中国智慧、中国特色,都是“文化+”的经典 。在人生就是博的时代 ,“文化+”展现出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文化+”的博弈中,面对历史机遇,人生就是博不仅要有强烈的“文化+”自觉,昂扬的“文化+”自信,更要怀有忧患意识,争取抓住机遇 、乘上“文化+”的“早班车”,开启“文化+”的中国时代。

      以“文化+”的理念推动文化产业崛起

      以“文化+”的理念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必须着力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牢固树立“文化+”的意识。当今时代 ,传统产业经济都在向创意产业、创意经济转变,“文化+”已渗入经济社会方方面面,文化经济成为发展大势 。2014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把创意产业、创意经济提升到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宣布每年6月18日为国家创客日。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文化+城市 、文化+产业、文化+物流也已经风起云涌 ,取得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说,“文化+”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战略选择 。从三次产业到社会治理、城市建设、民生服务、电子商务 、便捷交通、绿色生态等各个领域,都需要“文化+”理念的支撑。在这个意义上 ,“文化+”应成为国家意识和全民意识 ,人生就是博必须站在国家发展战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审视“文化+”的意义,强化“文化+”的自觉。

    123

    上篇:

    下篇:

    350 45px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