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文化再生产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通辽日报 | 作者 :佚名 | 2016年6月14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公共投入。在不断增加公共财政投入的基础上,转变投入方式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引导社会力量积极投入公益性文化事业。国家应在土地供应,建设资金等方面予以保障,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文化共享发展的重要制度设计。

      市场主体。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一方面应培育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骨干企业,促进文化资源和要素向优势企业适度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不断拓展文化产业和广度及其深度。随着文化产业的分工越来越细 ,“小而全”的文化小生产格局被打破 ,专业性强 ,比较优势明显的中小文化企业会越来越多。

      市场体系。打破地区封锁 ,行业壁垒,城乡分割,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 ,建立统一开放 、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尤其应把文化传播渠道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成全国互联互通的文化传播“高速公路” 。文化企业有形资产较少,但拥有创意、品牌等无形资产。完善文化资产评估体系 ,培育文化市场中介机构 ,推动文化产权交易,版权交易,对于建设和完善文化要素市场意义重大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结合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市场。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骨干文化企业 ,特别是“民办非企业”文化企业。加强文化企业孵化器,公共服务平台 ,众创空间建设,支持“专、精 、特”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加快培养文化创意人才,提升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

      科学支撑。与“互联网”紧密结合 。依托互联网技术加快发展动漫游戏,网络视听、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等新兴产业 ,推动“互联网”对传统文化产业领域的整合。围绕“互联网”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推动文化与信息、金融、制造、建筑等资源融合 ,形成新的增长点。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即可以丰富文化的表现力,提高文化的感染力,提升文化的传播力,又可以常给人民全新的消费体验增强文化消费力。应大力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催生文化的新业态 ,新载体 ,创造新的文化消费终端,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123

    上篇 :

    下篇:

    350 45px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