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来源:光明日报 | 作者:佚名 | 2017年1月9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人生就是博期待,2017年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的深度融合 ,能进一步拓宽文化产业新的发展领域 ,释放出文化领域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力量 ,既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十三五”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又有利于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能,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 。

      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趋势二:文化产业与社会建设的融合

      【案例】

      作为云南省唯一的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丽江市日前确定了33个文化消费重点试点企业,涵盖文化主题酒店、特色餐饮、文化旅游服务等文化产业各业态 。

      在刚刚结束的2017年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上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介绍,2016年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逐步推进,第一批第一次26个试点城市因地施策,有效拓展了居民文化消费空间,2017年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将全面铺开,进一步引导城乡居民转变消费观念 ,推动文化消费总体规模持续增长 ,带动旅游 、住宿、餐饮、电子商务等相关领域消费,发挥文化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又能夯实社会建设 ,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

      旅游 、文化 、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的发展方案在2017年赋予了“双重责任”:是拉动消费增长、促进消费升级 、拉动内需的新力量;也是直指人心、提升中国公民的“幸福指数”和生活品质的着力点 。

      应该看到,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还远远跟不上群众文化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变化。2017年要扩大文化消费 ,还得从文化产业供给侧发力 ,关注文化消费新趋势,聚焦主流人群的消费喜好,引领时尚消费潮流和现代生活方式,提升文化消费对城市经济的贡献度。专家指出 ,一方面要丰富文化产品的品种,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读书、看报 、看演出 ,而将文化的产品和服务拓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 ,扩大文化的覆盖面 ,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 ,要提高文化产品的品质,不断推出触及心灵、引发共鸣的“爆款产品” ,提高文化产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文化产业惠及群众日常生活,为百姓带来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趋势三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融合

      【探索】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文博界可谓“眼界和思路都打开了” 。《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发布,相关试点单位积极开发文创产品。

      2017年“有序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又写入文化部重点工作,文化部部长雒树刚表示,将加强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和创造性转化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1234

    上篇 :

    下篇:

    350 45px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