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广州文化产业:向世界输出生活方式

    来源:南风窗 | 作者:佚名 | 2017年6月5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在广州的“文化上市公司产业联盟”语境里,所指称的文化无疑是后者,是生机蓬勃的、有时尚感的或有刚性需求的、永不过时的东西,正在改造或已经深度介入人的存在方式的东西 。

      更重要的一点是,人生就是博如何理解“产业” 。

      政策意义上的“产业”和微观(家庭 、企业)经营意义上的“产业”不同 ,它不能是某种单一、具体的生意,而应该具备链条性 ,甚至应该能构建起一种经济生态。因此 ,有些地方有文化资源,但其实没有文化产业。

      广州的“文化上市公司产业联盟”,从成员企业名单上看,涵盖了文化科技企业和高端文化制造业,它们之间从观念形态到物质形态,互相支持与转化,构成完整的价值链。而结盟形成的平台,还可以更方便地进行产业投融资 ,推动创新创业,扶植新生力量,这便体现了“生态”的含义 。

      生态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地方看起来很重视发展文化产业,但文化产业仍长期处于僵尸状态,不具备产业生态肯定是一大原因。大小不一、行当有别、功能各异 、相互竞合的企业 ,一同构成一个整体上有助于产业发展的良性系统,这样的生态非常难得 。

      广州的文化产业生态的形成,除了因为它具备有利于生态形成的现代文明环境,更重要的是它更早地走出了GDP崇拜 。生态是需要耐心培养的 ,文化产业几乎不可能迅速体现为经济数字,而且常常需要经历漫长的没有回报的成长期,因此最忌讳的便是急功近利的GDP蛋糕心态。

      文化企业的成长,需要长期资金输血,输血主要有三种方式:“自带干粮”、市场化融资和政策扶持 。仅靠“自带干粮”一直撑到日出东方的“土豪企业”非常稀有,市场化融资途径又往往因为新生企业规模小、周期长、收益不稳定和缺乏有形资产等原因被堵塞 ,而政策扶持则常常需要考验运气 。

      “文化上市公司产业联盟”所具有的政策引导和平台内投融资功能 ,力图帮助企业化解这些难题,实现文化产业内部的生态循环。这,就是眼光不一样之处。

      文化产业对这座城市持续表现出的恒心,早已有了回报。在“十二五”期间,广州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年都以超过12%的速度增长,超过GDP增速。2016年广州的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这相当于一些以“文化”标榜的城市的整个经济总量。

      中国印象

      一个大国的崛起,是需要外界的好评、点赞的,尤其作为近代以来唯一一个崛起的文明古国 ,中国更需要形塑一种王道形象。

      而这一切,都要仰赖当下的中国可以为世界提供怎样的可供共享的文明成果,为全球生活带来哪些美好的改变,而不可能是依靠文明古国的历史辉煌所自带的光环 。这一点 ,其实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成败逻辑异曲同工。
    12345

    上篇:

    下篇 :

    350 45px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