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从中美谈判结果看锂电发展的危机与机遇

    来源:中国能源网 | 作者:中国能源网 | 2018年5月8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近日,由美国高官组成的谈判团队访华 ,就近来发生的贸易战与我国展开谈判。中美经贸磋商的结果是,双方在有些领域达成了一些共识,但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较大分歧。显然 ,一场由美国发起的针对“中国制造2025”的贸易战并不会就此停歇下来 。但是,在这此贸易战中 ,“中兴事件”引发业界地震,而随后美国又将矛头指向华为……中兴被禁等事件 ,揭露了中国制造业缺乏核心技术的缺点,触动了国人的神经。从这些事件中,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行业——新能源汽车 ,为避免“扎心”,动力锂电池也要谨防危机发生,积极寻找出路 。

    自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迎来爆发后 ,作为核心配件的动力锂电池也迎来了“高光时刻”。

    曾几何时 ,在全球动力电池销量前十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就占了7席。时至今日,我国已拥有全球最多的动力电池企业,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已超200家 。据福布斯新闻网报道 ,预计到2020年全球电池市场,中国将占超7成的份额。

    此外 ,动力锂电行业的发展,带动产业链内上下游相关公司的崛起。促使我国形成了规模大且较完善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但是还不够“强”,部分关键的核心设备和技术依然在国外 ,存在核心设备和技术被截断的风险 。

    隔膜是锂电材料的短板

    在锂离子电池材料中 ,随着天齐锂业、赣锋锂业 、杉杉股份等正负极材料厂商,以及天津金牛 、天赐材料等电解液企业的崛起 ,目前我国的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已完成国产化进程。而锂电的隔膜制备是目前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的薄弱环节。

    众所周知,隔膜是锂电池的四大关键组成之一 。所以,隔膜的品质将直接影响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容量 、寿命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品质越好,性能越优的隔膜,电池的综合性能就越好。

    近几年我国锂电池隔膜国产化率在不断提升,但毕竟起步较晚 ,国内企业技术成熟度不高,占据的主要是低端3C类电池隔膜市场 ,高端隔膜国产化率仍然很低,高端3C类电池以及动力电池用隔膜依然大量依赖进口。

    据估算 ,到2020年 ,我国每年车用动力电池用的隔膜材料需求面积(按平方米算)将数以亿计。然而,我国隔膜制备工艺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一致性不高 。主要表现在缺陷不规律 ,孔隙率不达标,厚度 、孔隙分布以及孔径分布不均等方面。此外,双向分步拉伸的PE隔膜孔隙率通常比国外产品低,孔径分布情况也不理想……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我国隔膜,如果解决不好可能会遏制我国动力锂电行业健康发展。

    虽然没有芯片制造那么复杂 ,但高端隔膜技术具有相当高的门槛,不仅要投入巨额的资金 ,还需要有强大的研发和生产团队、纯熟的工艺技术和高水平的生产线,并非短时间能够突破。中美贸易战、中兴华为事件已经给我国制造业敲响了警钟,对于整个动力电池行业来说 ,尽快突破锂电池高端隔膜技术已刻不容缓 。

    12

    上篇 :

    下篇:

    350 45px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