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建言“十四五” 何勇健:​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战略使命与实现路径

    来源 :能源研究俱乐部 | 作者:何勇健 | 2020年1月14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其三 ,在需求侧加快推进电能替代,推广综合能源应用与智能服务 。可推广电采暖、工业电锅炉、电动汽车、电排灌等电能替代应用 ,通过错峰用电 ,扩大可再生能源消纳空间。可加强热、电 、冷、气等能源耦合集成和互补利用,建立容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发输储用一体化的局域电力系统,探索综合智慧能源服务等新型商业模式和新业态,促进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

    (二)发挥氢能清洁高效储能优势,构建电—氢能源系统解决可再生能源远期发展战略问题

    未来更长远时期,当全国非水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5亿~20亿千瓦以上时 ,传统的电力系统调节和优化手段将遭遇天花板 ,在极端情况下,即使全国煤电机组全部用于为可再生能源发电调峰,也难以满足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要求 ,也即意味着传统调峰方式失效。在此情景下 ,必须寻求可再生能源新的发展路径和调峰储能方式,以打破对传统电力系统的依赖 。随着科技进步和成本大幅下降 ,以氢能及其他储能方式为介质和纽带,可将可再生能源与能源消费终端有效连接起来 ,保障可再生能源实现平稳可持续大规模开发利用,让清洁能源覆盖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

    其一,加快氢能与可再生能源耦合应用。氢能兼具清洁二次能源与高效储能载体的双重角色 ,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跨季节储存 、运输的最佳整体解决方案。在风、光资源好的“三北”地区 ,可再生能源基地化开发及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大幅下降,为清洁能源制氢提供了经济可行性(目前我国部分风电基地电价已下降至0.25元/千瓦时左右)。利用富余的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再将氢能输送到能源消费中心多元化利用 ,可有效解决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不稳定及长距离输送问题 。

    在用能负荷集中区,可利用远方输送来的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也可直接利用远方储运过来的氢能 ,满足当地用能需求。氢能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可转换为电和热 ,供工商业 、交通 、建筑、民用等各类用能终端使用,有效替代天然气、石油和煤炭;也可与分布式能源结合,“量身定制”就近利用,解决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不稳定和低能量密度问题。

    通过构建电-氢能源系统,可成功实现传统能源系统在供给侧和消费侧的清洁低碳替代,巧妙化解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带来的调峰 、输送和消纳矛盾,使化石能源的清洁低碳替代在技术、经济、系统模式转型方面均具有可行性 。

    其二,探索其他储能方式与可再生能源结合应用 。当前各类储能方式蓬勃发展,未来大规模储能商业化问题的解决将为能源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但当前时期,储能技术尚不支持大规模应用,可在中东部等电力峰谷价差大的区域 ,研究布局用户侧储能与分布式能源结合应用,作为系统调峰的补充手段;在可再生能源资源富集区 ,可探索研究大型新能源基地与化学储能结合发展,为未来大规模应用夯实基础。

    1234

    上篇:

    下篇:

    350 45px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