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进军超深层,钻出“地下珠峰”——塔里木油田超深油气勘探开发纪实

    来源:国家能源局 | 作者:科技日报 | 2022年8月23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石油工业每一次大发展 ,都离不开地质理论的先行飞跃。

    “当年,多轮尝试受挫,人生就是博向往已久的大场面始终没有出现。人生就是博意识到,必须重新审视勘探思路,采取革命性措施 。”塔里木油田企业专家杨文静说 。

    20世纪90年代初从同济大学毕业时,她带来的是书本上的知识。组织并指导过多轮风险探井论证 ,发现多个勘探新领域后,她又积累了很多实战经验。

    按照传统的背斜找油理论,他们相继在轮南 、英买力及塔中三大隆起区5000米左右的深层获得了高产油气流,但随后整体解剖轮南大背斜受挫,深层勘探陷入“有发现,无储量,无产量”的困境 。

    戴着厚厚黑框眼镜,留着齐耳短发的杨文静形容那段“受挫—打碎—重塑—再打碎—再重塑”的艰难历程,是一次对知识与经验的颠覆性认识 ,无异于一次灵魂的重塑 。

    “构想是勘探的灵魂。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国内外其他盆地没有类似的油气田和成熟的理论可供借鉴 ,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创新。”杨文静说 。

    圈闭,是指在地下聚集和保存油气的场所,是勘探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从2005年到2007年,他们在克拉苏构造带创造性地开展了“宽线+大组合”二维地震攻关,地震资料品质也因此实现质的飞跃,发现和落实了一批超深圈闭 。

    随着复杂构造区成像质量显著提高,克深构造神秘面纱一层层揭开;一系列颠覆性地质理论认识,攻克了超深复杂地区的构造建模难题,为超深特大气田发现提供了理论支持。

    理论突破 ,一扫过去的阴霾。2008年 ,克深2井在地下6573米到6697米的井段获得了高产气流,打破了当时“6000米是油气死亡线”的传统认识 ,全面打开了克拉苏构造带地下7000米的局面 ,发现了克拉苏盐下超深大气田。

    由此,塔里木进入超深领域规模勘探阶段 ,勘探深度一步步从6000米、7000米迈向8000米,克深8、克深9 、克深13 、克深5……到2017年底,累计发现12个气藏,这意味着形成了塔里木盆地第一个万亿方大气区——克拉—克深大气区 。

    局面就此打开

    还有没有第二个?

    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把目标放在了克深旁边的博孜—大北区域  ,这里同样位于克拉苏构造带,具有类似的地质条件,也曾获得勘探发现,但越往西走油气埋藏越深,普遍超过7000米 ,勘探难度大 ,始终未形成规模。

    “好吃的肉都吃掉了 ,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党委书记施英说。

    调研了全球相似盆地后,他们发现毫无先例可直接借鉴。于是 ,他们联合国内外多家高水平研究团队,重新梳理了55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断裂 ,系统分析了1000余次天然地震信息,开展了数百次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用一年时间,终于明确了克拉苏四大断裂带,划分出四个构造转换带 ,并创新提出了构造变换带建模理论 ,找到了开启地下宝藏的金钥匙。

    上篇:

    下篇:

    350 45px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