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一半以上收支勉强持平 民办养老院缘何陷经营困局?

    来源 :中国经济网 | 作者:佚名 | 2015年6月8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成绯绯认为,入住率低,以致入不敷出是造成民办养老院经营困难的直接原因。由于供需错位 、服务专业化水平不高 、对市场需求缺乏科学预测等因素,2009年至2013年间,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床位平均使用率从78.8%逐年下降为69.4%。

      政策难以落实

      事实上 ,政府并非没有给予民办养老院以财政性支持。2000年以来,国家便陆续出台了《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文件 。非盈利性的民办养老院不仅能拿到一次性的建设补贴,还有床位补贴,税收减免 、水电优惠等各项政策。

      以北京市为例,2013年北京市就印发《关于加快本市养老机构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通知中给予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一次性建设资金支持。并要求区(县)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按1:1比例配套。

      然而从政策出台到政策落实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成绯绯认为:“有些地方政策落地有延迟,有些地方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落地。”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出台的政策与资金没有匹配。

      除了资金配套 ,在实际补贴申请中还会出现各种审批程序复杂、申请标准不明确等现象。这让养老院的不少运营者们“既非常郁闷又哭笑不得”。

      张福祥告诉记者,在养老院二期进行建设前,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曾希望他在原有养老院基础上进行床位和护养设备的扩建,并保证运营建设补贴“一定到位”。然而当他“孤注一掷地把房子和车抵押掉,借了高利贷,完成了二期的建设”,民政部门在审批环节,却因此次申报与2014年申请的用于“医疗和洗浴”的功能完善补贴属于“重复申报”,将其申请退回。

      高风险的代价

      由于老人往往身体虚弱、疾病缠身 ,养老行业也被冠以高风险行业。事实上,截至2013年底 ,我国老龄人口已经超过2亿 ,其中60%以上老年人患有心脑血管、代谢等慢性疾病,3700多万老年人处在失能、半失能状态 。

      一些养老院基于风险和收益的考虑,往往不愿接收失能、不能自理的老人。而接收这类老人也往往意味着更高的价格。以什锦花园养老院为例 ,半自理老人的护理费为一个月800元,而不能自理的费用要达到1300元 ,特技护理的价格则根据护理程度而直接面议 。

      更高收费的背后存在着更高的风险。因为一旦老人在养老院内出现什么问题,养老院不仅可能要面对家属漫天要价赔偿,还可能吃上官司。

      什锦花园养老院的院长胡殿君告诉记者,他们那就有一个案例让他们赔了4万块钱。“2011年 ,人生就是博这儿有个老人,不能走路 ,但是能站起来 。有一回同屋的一个老人开着电视,她嫌电视吵着她了,就过去关电视 。结果回不来,就摔了。”后来,该老人被送去医院,19天后去世。老人家属将养老院告到北京东城区法院。最后 ,二审判定养老院赔偿4万元给家属 。

    123

    上篇:

    下篇:

    350 45px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