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7月金融:居民争当房奴 企业几十亿吃利息

    来源:新浪 | 作者 :佚名 | 2016年8月15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实体经济需求不足,反倒使“房奴们”又火了一把。

      央行上周末公布的7月金融数据引发强烈关注 。一方面,M1(狭义货币)与M2(广义货币)的增长“剪刀差”已扩至15.2% ,创出历史新高,加上企业贷款表现不佳,显示企业投资意愿下滑 ,资金“脱实向虚”依旧严重;另一方面,整个7月人民币贷款只增加了4636亿元,同比少增1.01万亿元,而住户贷款就增加4575亿元,成了新增贷款的“中流砥柱” 。

      “住户贷款包括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消费贷款的主要部分是房贷。

      央行数据还显示,新增住户贷款中的“主力”是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4773亿元 ,占新增贷款的比重创历史新高,达到102% 。根据国泰君安(18.410, 0.58, 3.25%)银行业分析师王剑的解读,这其中包括住房按揭 、商用房按揭、汽车贷款等,而住房按揭是最为主要的,“不管房市好坏 ,每月总会有刚需购房的,所以个人长贷数据每月都较稳定。”

      煤炭企业几十亿存着拿利息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 ,在企业贷款罕见下降的拖累下 ,7月新增贷款“跳水”与企业有效信贷需求持续低迷有关。

      央行数据显示,7月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514亿元,环比少增2591亿 ;短期贷款减少2011亿元,环比少增3992亿。

      信贷表现不佳表明企业投资意愿不足 。中国银行(3.500, 0.10, 2.94%)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告诉本报记者:“M1和M2‘剪刀差’扩大与资金没有投入到固定的地方去有关 。”

      在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看来,当前上述“脱实入虚”的情况已经形成了企业的流动性陷阱 。他此前表示 ,大量的货币发行出来以后并没有能够迅速地拉动经济,也就是企业没有进行有效投资,M2增速因此没有提高,这些钱一直停留在企业的活期存款账户上。

      多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银行业内人士也表示,如今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产能过剩行业还是一些新能源领域,都存在持币待投的情况。

      “一些煤炭集团的存款上升规模高达几十亿元。”太钢集团财务公司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该集团今年活期存款资金比往年高了约10亿元。

      “过去煤炭企业不需要提前备储,到期转贷或到期发债转贷即可,但今年由于债券违约事件频发,煤炭企业到期还债规模高达百亿 ,为解决还贷压力,企业会累积资金。”该负责人表示 ,“一旦发生债券违约或负面新闻,贷款成本都会急剧上升 。”
    123

    上篇:

    下篇:

    350 45px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